
邯郸钢铁:破局 “跷跷板”,书写转型新篇
在钢铁产业的发展浪潮中,“抓经济影响环保、抓环保影响经济” 的 “跷跷板” 困局,曾让无数钢铁重镇陷入两难。而河北省邯郸市,这座以钢铁闻名的城市,却以创新为笔、以转型为墨,在困境中开辟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共赢的新路,让钢铁产业实现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 “华丽转身” 。
科技创新:锻造产业升级 “硬实力”
走进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烘熔钢铁有限公司,120 吨转炉生产线正火热运转。火红钢水在全程无氧化保护浇筑技术加持下,高效 “变身” 高精度连铸坯。这些采用国际尖端技术生产的连铸坯,后续将成为桥梁建筑、压力容器制造等领域的高端产品。新武安钢铁集团不再满足于普钢生产,五大系列品种钢的成功开发,让每吨产品附加值增加约 150 元,实现了产品结构的重大突破。
河北龙凤山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同样在科技创新上大显身手。在高纯铁市场已占据一席之地的它,每年投入 3 亿元研发费用,携手国内知名科研机构,成功攻克超纯铁生产工艺。其研发的超纯铁产品,凭借高纯度优势,广泛应用于高铁、风电、核电等高端领域,每克数百元的市场价格,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河钢集团邯钢公司则将目光投向细分市场,从单纯的钢铁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。技术中心特档技术主管刘红艳带领团队,针对汽车客户的特殊需求开展攻关,成功解决汽车零件使用寿命难题。去年邯钢产销汽车用钢 216 万吨,同比增长 10%,部分产品更是打入高端车型市场,今年还将继续向高端迈进。
做强 “吃钢”:延伸产业链条 “新维度”
在邯郸经开区的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智能机械手快速抓取材料,平均每 10 秒就能组装一台空调。美的集团加大在邯郸投资,看中的正是稳定的本地钢板供应链。钢铁作为基础产业,其下游的 “吃钢” 产业发展,是推动钢铁产业链迈向中高端的关键。
河北喜力德五金制造有限公司通过自动化、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,节约 30% 人工成本,生产效率与良品率均提升 20%,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,订单已排到 10 月份。邯郸市永年区作为 “中国紧固件之都”,每年消耗超千万吨钢材,70% 以上来自本地及周边钢铁企业。当地企业还不断延伸产业链,河北国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上游钢铁企业合作研发冷镦机,取得 10 多项专利技术,实现设备节能增效。邯郸正大制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凭借本地丰富的钢材资源,不断创新,其高端管材销量位居国内前列。
绿色发展:绘就生态经济 “新画卷”
在邯郸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的封闭原料场,卡车卸料时,雾炮机同步启动,将粉尘 “扼杀” 在源头,卸料过程几乎零污染。作为环保绩效 A 级企业,裕华钢铁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可自主减排,保障生产连续性,节省成本。目前,邯郸 17 家在产钢铁企业全部创 A,焦化、水泥、火电等行业也积极跟进。
邯郸创新推出的 “绿色账户”,打通了企业绿色价值变现通道。银行依据企业绿色资产和行为,在信贷利率、授信额度等方面给予支持。曲周县中驰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因此获得 1000 万元信用贷款,解决原材料采购难题,企业产能提升 7% 。
2024 年,邯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: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6.1%,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.5%,增速均居河北首位;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 30 天,同样位居全省第一。邯郸钢铁产业破局 “跷跷板” 的生动实践,为众多重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,证明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完全能够实现互促共赢。